476,1640
您现在的位置: 4688梅美高官方网站 > 教学督导 > 学习之窗 > 正文

学习之窗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2021年11月28日 浏览量: 编辑: 供稿:潘德文

[摘 要] 通过分析高等职业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探索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服务创新模式,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培养满足社会和市场急切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实现人才培养和科技技术服务的精準供给。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064-02

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意义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旨在根据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有效组织、优化和整合学校科技资源,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水平,成立一批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开放性的科技协同创新和社会服务子平台,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协同、校地(区域)协同、跨界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政产学研用多元主体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和创新协同、开发、集成、共享的合作体制机制,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提供各类高质量、规范化的技术与平台支撑,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成果转化,从而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建立创新型国家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2012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教监〔2012〕6号)中提出高校科研部门要增强管理和服务意识,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服务、指导、管理。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教技〔2014〕2号)等三个文件的通知中指出“开展高水平、有组织的科研创新”,围绕协同创新的重大需求,制定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规划,明确创新目标和实施路径,提高有组织的创新能力。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召开2015年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的通知》(教技厅函〔2015〕22号),会议中主要内容之一为“科技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方面的实践与经验。2017年5月,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目前,各省市高校相继建立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扰。因此,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探索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服务能力的途径,实现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提升科研实力、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能力、提升办学质量和育人能力的建设目标。

二、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研发服务项目少

因为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经过转型发展而成的,科研团队以及科研基础条件都存在先天缺陷,科研工作基础薄弱,科研基础设施如设备仪器、技术资料、实验基地很难达到科研要求,因而所能开展的科技服务项目较集中于行业企业一线且层次相对比较低的职工岗位培训,提升企业升级的技术革新、技术研发服务比较少。

(二)校企融合程度低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必由之路,由于学校和企业价值取向的差异而导致校企合作不能更深入、更持久,这是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致命”弱点。目前能够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高职院校很少,导致高职院校很少引入企业的设备、技术和了解企业需求[1]。同时,企业很难利用学校的应用科技研发优势为企业自身产品的研发、更新、技术升级服务,使企业不能共享学校的科研优势,不能将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自觉地融入自身的发展和价值实现之中。高职院校不能很好地解决生产一线急需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和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三)专利转化率低

高等院校作为国家科研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科研体制和技术创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高校专利申请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同时也暴露出实施率低、技术流失、管理乏力等问题。如何正确面对当前高校专利事业发展的现状,使其更加及时、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创新效率比排名居第3位(上升4位),创新质量排名居第16位(上升1位)。而且,中国在本国人专利申请量、本国人实用新型申请量、本国人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国内市场规模、知识型工人、提供正规培训的公司占比、知识影响力、高技术出口减去再出口在贸易总额中的占比、创意产品出口在贸易总额中的占比等多项指标排名均居全球首位。但4688梅美高官方网站国高校的专利转化率却只有5%左右。这一数字大大低于企业的转化率数,与发达国家专利转化率70%左右的水平更是相距甚远。大量的专利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不仅如此,高校技术成果转化到企业以后,能够长期存活,并实现产业化的更是寥寥无几。高职院校教师将专利视作一种荣誉、一种水平象征和晋升职称的资格或科研成果的副产品,根本不顾及专利成果今后的市场前景,为追求数量进行实质内容改进很小的重复申请现象较多,严重扭曲了专利的最终目的,造成申请量的“虚高”,质量低,难以转化实施,也使其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动力。

三、构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一)建立服务于科技创新平台制度

制度保障是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构建与有效运行的基础,结合学校自身条件优势和区域经济的特色需求,从组织机构的成立、激励机制的建立、管理制度的完善,到过程管理的制度文件等,可以有效保障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目标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有效保障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构建及运行。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可以确保科技服务平台的市场定位精准性和竞争力的优越性。

(二)搭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高职院校与企业发展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产—学”“研—用”两个过程。高职院校是企业技术创新重要的支撑,否则,企业难以依靠自身科研力量完成高难度、高标准的技术改进和科技创新。而缺少企业的有效需求,高职院校的技术创新无法得到应用,科研应用水平提升缓慢。

(三)找准校企合作互惠双赢的利益共同点

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利益是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科技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是建立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利益基础上的。由于缺乏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指导和制约,大多数企业未把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使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作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是学校和企业利益的集中体现,互利共赢,共同合作,有效优化了校企合作机制的健康运行[2]。而缺乏政策环境,导致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可持续性不能保证。因此,找准校企合作利益共同点是非常重要的。高职院校科技研发与企业技术需求以关系和信誉为基础,而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利益侧重点不同。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主动开展校企合作,以企业的利益为出发点,实现技术研发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四)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科研能力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高职院校的科研事业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高职院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一方面给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提升科研能力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对高职院校科研人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高职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仍处于堪忧状态:高职院校教职工实际参与科研的人数不多;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学负担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和科研人员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比较大;同时,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所占比重大,大多为全日制研究生学历,而他们对科研工作的认识不足,部分教师的科研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和科研人员应充分借助和利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树立正确的科研理念,掌握必要的科研方法,了解科研工作的意义,善于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科研工作提升自身科研素质。

四、结语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4688梅美高官方网站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服务于科技创新平台的制度,形成与企业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找准校企合作互惠双赢的利益共同点,提升科技创新团队科研能力,全面建设具有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发展、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打造高职院校的自身品牌、提升院校实力,意义重大而深远。

参考文獻:

[1]薛春志,张鑫,王姗珊.高职院校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的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6(1):34-36.

[2]谷丽洁.高职院校科技成果在生产性服务业应用的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7(7):64-68.


更多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